1. 首页 > 小常识

临危受命意思

  临危受命的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的。关于临危受命意思以及临危受命意思是什么意思,临危受命意思解释,临危受命意思及造句,临危受命意思差不多上任,临危受命意思差不多的词等问题,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:

临危受命意思

临危受命意思

  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的。

  临危受命,汉语词语,读音是lín wēi shòu mìng,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

成语出处

 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

前出师表

  《出师表》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、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。

 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,兼用记叙和抒情。

  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、严明赏罚、亲贤远佞,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(洛阳);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,忠贞不二的思想。

  文章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,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,多以四字句行文。

创作背景

  汉章武元年(221年),刘备称帝,诸葛亮为丞相。

  汉建兴元年(223年),刘备病死,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。

  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,使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。

 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,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,于建兴五年(227年)决定北上伐魏,拟夺取魏的长安,临行之前上书后主,即这篇《出师表》。

整体赏析

  《出师表》以恳切的言辞,针对当时的局势,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,开张圣听,赏罚严明,亲贤远佞,以完成“兴复汉室”的大业,表现了诸葛亮“北定中原”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。

  上半部分,分析当时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势,阐述开张圣听、内外同法、亲信贤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,希望后主励精图治,迅速改变龟缩于西南一隅的被动局面;下半部分,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,缅怀先帝“三顾茅庐”的知遇之恩,表明此次北伐务求成功的雄心壮志。

作者简介

  诸葛亮(181年—234年),字孔明,琅邪郡阳都县(今山东省沂南县)人,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。

  早年避乱于荆州,隐居陇亩,藏器待时。

  建安十二年(207年)十月,刘备三顾茅庐,始出。

  诸葛亮对他纵谈天下形势,并建议刘备联合孙权,抗拒曹操,以益州为基地,兴复汉室,此后一直佐刘备。

  建安十三年即联孙权,在赤壁打败曹操,取得荆州,西取益州,建立蜀汉,拜为丞相。

  建兴元年(223年)刘备死后,后主刘禅袭位,诸葛亮尽心托孤,被封为武乡候,主持朝政。

  诸葛亮志在北伐,于是东连孙吴,南收孟获,频年出征,与曹魏交战,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。

  有《诸葛武侯集》。

“临危受命”是什么意思?

  临危受命,汉语词语,读音是lín wēi shòu mìng,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出自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。

  建兴五年(公元227年),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,临行之前上表后主,表文中回忆起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刘备败走夏口,自己在此危急关头奉命出使东吴、说服孙权联合抗曹的事,即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”。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791118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