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小常识

午时五刻是几点

  午时五刻是几点?是12点15分的。关于午时五刻是几点以及午时五刻是几点钟,午时五刻是几点到几点钟,午五几点钟,下午五点多钟是什么时辰,辰时五刻是几点钟等问题,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:

午时五刻是几点

午时五刻是几点

  是12点15分的。

 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、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、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、独创于世的。

  十二时表时独特、历史悠久,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,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。

  旧小说有"午时三刻开斩"之说,意即,在午时三刻钟时开刀问斩,此时阳气最盛,阴气即时消散,此罪大恶极之犯,应该"连鬼都不得做",以示严惩。

 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,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,并非是正午最盛,而是在午时三刻。

  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,亦即是斩刑有轻重。

  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,让其有鬼做;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,必选午时三刻开刀,不让其做鬼。

具体时间的计算

  古代自唐以后将十二个时辰分为初、正两个部分,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(非午初三刻)但是这种午正三刻并非是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,最接近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是午初三刻,即现在的十一时四十五分。

 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百刻制(清以后改为1日96刻),《说文》:漏以铜壶盛水,刻节,昼夜百刻。

  即每刻14分24秒,午时三刻(正午三刻)约当日12点45分。

本地时间问题

  古人认为人死阴气太盛,故选在一日阳气最盛时行刑,方能压制。

  当为正午12点,此时间是根据西安时间所定。

  中国古代早期常定都西安(东经108度54分),后改为北京(东经116度43分),两地时差约45分钟,但仍以西安阳气最盛时行刑。

  即北京地区午时三刻正为西安地区午正。

择时原因

  午时三刻,太阳挂在天空中央,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。

  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。

  中国古代人们迷信的看法,认为杀人是阴事,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,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、监斩的官员、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。

  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,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。

  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。

 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,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,阳气最盛,人的影子最短,迷信的说法中, 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。

  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。

  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。

  在午时三刻,人的精力最为萧索,处于伏枕的边缘,所以此刻处决犯人,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,脑袋落地的瞬间,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。

  这样看来,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,有体谅犯人的考虑。

想问一下午时五刻是几点?

  是12点15分。

  午时即日中,又名日正、中午等:(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)。

  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、平昼、亭午等别称。

  如宋苏舜钦《紫阁寺联句诗》:日光平午见,雾气半天蒸。

 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,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,阴气将会产生,而马是阴类动物。

  以上内容解释:

 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。

  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,每段叫做一个时辰,合现在的两小时。

  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,从半夜起算,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,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。

   宋苏轼《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》: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,虽每遇潮上,闭得一两时辰,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,自须先期出入,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。

  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媚座》:昼短夜长,差了三个时辰了。

  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半个时辰前,他陪伴天子酣宴。

  泛指时刻或时间。

   金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没一个时辰儿不挂念,没一个夜儿不梦见。

  《西游记》第四九回:这等干,只是忒费事,耽搁了时辰了。

   魏巍 《东方》第四部第二三章:这就叫:不是不报,时辰不到。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791118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