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小常识

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?

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??是岳阳楼记的。关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?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文,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文翻译,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著名作品,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文,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等问题,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:

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?

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?

  是岳阳楼记的。

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。

  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是中国的传统儒家士大夫思想,讲究淡然平静的心态。

  不以己悲,是一种思想境界,是古代修身的要求。

   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,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。

  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这是一句千古名句,写得是特别的好,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,但是却包含着深奥的道理。

  从字面上看,这句话的意思是,人们不要因为外界的好坏以及得失从而影响这自己的喜和悲;从深层上看,这句话其实是在教我们做人,应该做一个旷然豁达,不沉迷于金钱和利益的人。

  纵观我们的人生,总是会感受到悲与喜,同时也是经历得与失,无论是哪个人在何种领域,总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定的束缚。

  对于这种束缚,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,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领会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去减少束缚。

  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这句话一方面告诉我们要懂得修身养性,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学会忘记,人生在世就应该活得洒脱一点,活得开心一点。

  《岳阳楼记》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感情,同时也揭示了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。

  这是一篇散文,由范仲淹在庆历六年所写,范仲淹因为得罪了宰相吕夷简,被贬放河南邓州,因此这篇散文并不是写于岳阳楼记,而是邓州。

  《岳阳楼记》这篇散文将记事、写景、抒情、议论融在了一起,记事简明,写景铺张,抒情真切,议论精辟。

  作者借景抒情、托物言志,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,还表现了作者心中豁达开朗的情谊,不会因为外物的好坏以及得失来决定是快乐还是忧伤。

作者简介

  范仲淹(989年10月1日-1052年6月19日),字希文。

  祖籍邠州,后移居苏州吴县。

  北宋初年政治家、文学家。

  范仲淹幼年丧父,母亲改嫁长山朱氏,遂更名朱说。

  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,范仲淹苦读及第,授广德军司理参军。

  后历任兴化县令、秘阁校理、陈州通判、苏州知州等职,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。

  皇祐四年(1052年),改知颍州,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,年六十四。

  累赠太师、中书令兼尚书令、楚国公,谥号文正,世称范文正公。

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文

  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出自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。

  《岳阳楼记》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(1046年10月17日)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。

  原文节选:

  嗟夫!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

  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

  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乎!噫!微斯人,吾谁与归?

  译文:

  唉!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,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,这是什么缘故呢?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。

 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;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。

 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,退处江湖也忧虑。

  虽然这样,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?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,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?唉!如果没有这种人,我同谁一路呢?

  《岳阳楼记》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(1046年10月17日)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。

 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,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,揭示了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,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。

 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,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、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,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,扩大了文章的境界。

  全文记叙、写景、抒情、议论融为一体,动静相生,明暗相衬,文词简约,音节和谐,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,成为杂记中的创新。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791118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