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小常识

入朝曲是谁的诗句

  入朝曲是谁的诗句?是谢朓的。关于入朝曲是谁的诗句以及入朝曲是谁的诗词,入朝曲出自谁的诗句,入朝曲出自谁的诗,入朝曲是谁作的诗,诗句出自什么的入朝曲等问题,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:

入朝曲是谁的诗句

入朝曲是谁的诗句

  是谢朓的。

  入朝曲

  谢朓 〔南北朝〕

  江南佳丽地,金陵帝王州。

  逶迤带绿水,迢递起朱楼。

  飞甍夹驰道,垂杨荫御沟。

  凝笳翼高盖,叠鼓送华辀。

  献纳云台表,功名良可收。

译文

江南美丽富饶,女子灵秀,金陵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主要都城。

  城墙环绕着蜿蜒曲折的护城河,绿波荡漾,风光旖旎,层层高楼,鳞次栉比。

  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,杨柳的柳荫遮掩住流经宫苑的河道。

  舒缓的笳声,轻而密的鼓声送着我坐的华丽车辆。

  我立身朝堂,进献的忠言被采纳,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。

  

创作背景

  公元490年谢脁27岁,青年诗人对功名事业和前途充满了信心。

  这年八月,随王萧子隆为荆州刺史,谢脁迁镇西功曹并转文学。

  赴荆州途中,他奉随王教写下了《鼓吹曲》十首。

  这首《入朝曲》便是其中的一篇。

鉴赏

  这首诗刻画了帝都金陵(今南京)的富丽繁华和心系功名的进取精神,既是一曲颂歌,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。

  不管是何种情感意趣,都可以借山川景物来表现,而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。

  造境宏伟高敞,措笔秀丽工整,语言清鲜流丽,反映出了青年谢朓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和非同寻常的艺术功力。

  青年诗人以“颂藩德为由头,满怀激昂的政治热情和积极的功名事业心,纵笔描绘金陵帝都的富丽堂皇和繁荣昌盛,气势轩敞,格调高昂,雅为后人所称道。

  首联总揽形势,虚笔入篇。

  “江南句言地理形势,“金陵句言历史变迁。

  当时扬州,辖有江南广大土地,山川秀丽,物产富饶,统称江南。

  金陵即今南京市,为春秋时楚武王所置。

  秦始皇时,即有望气者称“金陵有王者之气。

  而从三国孙吴到南朝萧齐,也有四朝建都于此。

  可见金陵作为帝王之州,历史悠久。

  所以,诗人饱含激情,热烈赞颂当朝都城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江南佳丽之地,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帝都历史。

  这两句,一从空间横面着墨,描绘都城建业的地理形势;一从时空纵面措笔,概览金陵帝都历史迁延,笔触间闪烁着显赫、辉煌的气派,富于气势。

  中间三联承“帝王州写来,具体描绘当今“帝王州的形势。

  诗人特别注重视角的变化。

  沿巍峨帝都顺势望去,但见城墙环绕着蜿蜒曲折的护城河,绿波荡漾,风光旖旎;抬头远眺,又见层层高楼,鳞次栉比,在日光照耀之下,显得灿烂辉煌。

  这是二联,是写远眺。

  三联则取近观。

  驰道,天子所行之道,常人不可步入。

  驰道两旁,矗立着威仪棣棣的皇宫高院,甍宇齐飞,舛互迢递,一望无际。

  随着视野的延伸,驰道越远越窄,渐渐被飞甍合成一片,所以猛然看去。

  好像是“夹住了驰道一样。

  一个“夹字,以主观感受状写客观物象,写出了境界。

  所以,“垂杨荫御沟完全是实写。

  杨柳婆娑,婀娜多姿,茂茂密密长满了御沟两旁。

  总起来看这四句,诗人应着视角的变换,层次分明地写出了帝都的形象。

  “逶迤带绿水、“飞甍夹驰道以河水的蜿蜒曲折和道路的绵绵延伸,挖掘出诗境的远近纵深感;“迢递起朱楼、“垂杨荫御沟以高楼的嵯峨入云和杨柳的婀娜多姿,拓展出诗境的上下层次感。

  同时,还注重色彩的描绘,绿水朱楼,红绿相映;琉璃飞甍,葱葱杨柳,青黄相间,五色缤纷,气象非凡。

  这祥写来,诗境便显得阔大、气派,富于色彩。

  静景的描绘而能臻于此境,堪称高妙。

  但诗人并不满足。

  他似乎觉察到了静态刻画容易流于呆板单调的不足,所以再紧跟“凝笳二句,以驷马飞驰,车盖摩云,极写道路的繁华;又以华輈画舫,从容优游,极写河流的胜景,运动物于静景,景境全活。

  而且,车驰舟驶,声鼓动地(笳声徐引谓之“凝,轻鼓小击谓之“叠),更加突出了场景的繁华、壮观。

  皇京帝都的辉煌气派,渲染至极。

  最后一联收束全篇。

  古人旧例,功成名就,登台受赏。

  所以最后诗人出此豪言为祝颂。

  从帝都的富丽、繁华中,他没有想到醉生梦死,而是心心系念着功名事业。

  “功名良可收,虽是对幕主的预祝,但也反映了青年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。

  《入朝曲》在乐府诗中属《鼓吹曲辞》。

  而《鼓吹曲辞》多为军中歌乐和宫廷宴乐,歌功颂德,鲜有佳品。

  谢朓此诗写帝京气象,虽不出“颂藩德樊篱,格调却非同一般。

  气势高敞,语言鲜丽,对句工整。

  反映了青年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。

  《文选》卷二十八“乐府中,在十首《鼓吹曲》中仅选此一篇,可说是很具慧眼的。

人物简介

  谢朓(464年-499年),字玄晖,斋号高斋,陈郡阳夏县(今河南省太康县)人,南齐诗人,出身陈郡谢氏,与"大谢"谢灵运同族,世称"小谢"。

  南齐建元四年(482年)"解褐入仕",为豫章王萧嶷太尉行参军。

  永明五年(487年),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,初任其功曹、文学,为"竟陵八友"之一。

  永明十年(492年),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,永明十一年(493年)还京,为骠骑咨议、领记室,掌霸府文笔,又掌中书诏诰。

  建武二年(495年),出为宣城太守,因又称谢宣城。

  两年后,复返京为中书郎。

  之后,又出为南东海太守,行南徐州事。

  永泰初因告岳父王敬则谋反,迁尚书吏部郎,因又称谢吏部。

  东昏侯永元元年(499年),因泄露江祏兄弟欲立始安王萧遥光事,遭构陷而死于狱中。

  死时年仅三十六岁。

  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"永明体"。

  今存诗二百余首,长于五言诗,多描写自然景物,间亦直抒怀抱,诗风清新秀丽,圆美流转,善于发端,时有佳句;又平仄协调,对偶工整,对唐代律诗、绝句的形成有重要影响。

  有集已佚。

  后人辑有《谢宣城集》。

地位

  谢朓在世时已被誉为当世最出色的诗人。

  沈约说:"二百年来无此诗。

  "谢朓是南齐一代山水诗的代表,开拓了自轩窗中观赏山水的新空间,词汇与技巧为其后的何逊、阴铿等诗人所借鉴,不少诗评家认为谢朓诗已具有唐诗风格。

  谢朓在宣城时,与友人合作联句,每人作4句,续成一首长诗。

  联句源出晋朝,谢朓的作品使联句更普及。

  唐代诗人李白最敬仰和赞赏谢朓,作品亦受其影响,现存直接提到谢朓的诗有12首,如《秋登宣城谢朓北楼》等。

  李白对谢朓特别怀念,有认同感和强烈共鸣,在《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》中抒发对谢朓的思慕之情,其闺怨诗《玉阶怨》,即模仿谢朓的同题诗歌。

  此外谢朓的诗歌,对盛唐诗人王维、杜甫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
  谢朓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、绝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。

 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谢朓在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史上,有着特殊的贡献。

散文

  谢朓的辞赋和散文,成就不如诗歌,但也有值得称道的。

  现存的几篇赋,如《思归赋》《游后园赋》《高松赋》《杜若赋》等,体制短小,声律调协,富于抒情色彩。

  赋体自魏晋以后,题材有所扩大,篇幅有所缩小,不事铺张,注重抒情;到了齐梁,由于声律的运用,便逐渐向骈赋过渡。

  谢朓写物寓意、借景抒情的小赋,正体现了向骈赋过渡的特点。

  谢朓还写了一些诸如表章启一类散文,如《文选》所录《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》一文,"不悟沧溟未运,波臣自荡;渤澥方春,旅翮先谢。

  清切藩房,寂寥旧荜,轻舟反溯,吊影独留。

  白云在天,龙门不见,去德滋永,思德滋深。

  唯待青江可望,候归艎于春渚;朱邸方开,效蓬心于秋实",情见乎辞,文情并茂。

  再如《齐海陵王墓志铭》"风摇草色,月照松光。

  春秋非我,晓夜何长",也很富于诗情画意。

入朝曲是谁的诗

  《入朝曲》是萧齐诗人谢朓所做的一首五言诗。

  刻画了帝都金陵(今南京)的富丽繁华和心系功名的进取精神,既是一曲颂歌,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。

  不管是何种情感意趣,都可以借山川景物来表现,而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。

  造境宏伟高敞,措笔秀丽工整,语言清鲜流丽,反映出了青年谢朓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和非同寻常的艺术功力。

  入朝曲

  谢朓〔南北朝〕

  江南佳丽地,金陵帝王州。

  逶迤带绿水,迢递起朱楼。

  飞甍夹驰道,垂杨荫御沟。

  凝笳翼高盖,叠鼓送华辀。

  献纳云台表,功名良可收。

  译文

  江南美丽富饶,女子灵秀,金陵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主要都城。

  城墙环绕着蜿蜒曲折的护城河,绿波荡漾,风光旖旎,层层高楼,鳞次栉比。

  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,杨柳的柳荫遮掩住流经宫苑的河道。

  舒缓的笳声,轻而密的鼓声送着我坐的华丽车辆。

  我立身朝堂,进献的忠言被采纳,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79111873